粽子和月饼是传统佳节的“标配”。近年来,市面上的粽子、月饼在包装上的花样越来越多,大盒套小盒,小盒铺泡沫,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之下,食品仅有寥寥数个,包装反而成了“主角”。
粽子、月饼,吃的是味道,品的是文化。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采购成本,更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。前不久,市场监管总局(标准委)批准发布了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(以下简称“修改单”),对月饼、粽子的包装要求作出明确规定。新国标今年8月15日起实施,将进一步约束过度包装问题,让粽子和月饼“返璞归真”。
过度包装带来资源浪费
端午佳节来临,粽子占据了超市和电商平台的“C位”。
节前,记者来到市区一家大型超市,在入口处就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粽子专柜。展台和货架上陈列的以粽子礼盒为主,其中纸质礼盒占多数,此外还有一些以铁盒、竹篮等作为外包装的礼盒。而纸质礼盒也有“精装”“简装”之分,有的是质地偏软的一体式,有的则是更耐压的硬壳,还带盒盖。
包装如何,是否是消费者选购粽子时比较看重的一点呢?记者询问了来采购的市民,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。
一位女士认为,包装做得精美花哨,其实还是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而且大部分包装都不能二次利用,再好看最后也是要扔掉,“挺浪费的”,相比华而不实的包装,她更注重粽子本身的品质和口味。一位先生则表示,自己并不喜欢吃粽子,这次是来买端午礼送人,如果包装太简单了,总感觉档次不够,送出去有些“跌褂子”。
诚然,高颜值的包装更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,但过度的包装既浪费资源能源,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,产生的包装废弃物更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。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,修订发布了GB 23350-2021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国家标准,规定了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方面的技术要求,涵盖了糕点、酒类、茶叶、饮料、保健食品等31类食品。
“与其他食品相比,月饼、粽子的过度包装问题相对突出,更需要‘瘦身’。”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管理处处长朱智荣介绍,最新制定发布的修改单,正是对月饼、粽子的包装要求进行再细化、再加严,让这两类商品“轻装上架”。
哪些情况属于过度包装
何为过度包装?简言之,包装超出了正常功能需求,就是过度包装。
那么,对于粽子、月饼来说,什么样的包装就算得上是过度包装?修改单中从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。
首先减少包装层数,将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。
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包装盒很大、实物却小小一个的尴尬。而第1号修改单明确的第二点就是压缩包装空隙,将月饼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7,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42%;将粽子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5,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58%。
第三是降低包装成本,对于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,将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上限从20%调减为15%;对于销售价格100元以下的月饼和粽子,包装成本占比不超过20%保持不变;同时要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。
此外,新规还严格了混装要求,规定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,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。朱智荣举例,像月饼盒子里配盘子和刀叉,粽子和高档茶叶装在一个礼盒里,这些都是不允许的。
过度包装最高可罚10万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过度包装治理工作,对相关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根据2020年9月1日施行的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规定,生产经营者未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,市场监管部门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;拒不改正的,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,情节严重的,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。
今年端午节前夕,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专项监督检查,重点检查了粽子、茶叶两类商品是否过度包装,共抽查粽子礼盒商品包装43批次,合格率100%;抽查茶叶礼盒商品包装47批次,包装空隙率合格34批次,合格率72.3%。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江泉泉介绍,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,该局将移送辖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。
目前,市市场监管局已将过度包装执法纳入2022年民生领域“铁拳”行动进行部署。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处长吴蓓蓓介绍,该局将加大对重点时段、重点场所、重点区域监督检查力度,尤其是对月饼、茶叶、保健品、化妆品等重点商品,加大抽检、网络监测、广告和价格监管力度,对于过度包装违法行为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并以点连线带面,对生产销售环节进行全链条查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