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吃粽子,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。粽子,作为一种美食,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之一。
小小粽子,承载的是历史。上古时的先民们在懂得火的使用以后,就用树叶包裹着食物放在火上煨考,然后剥叶而食,即史书上的“包烹”之说。这虽然还不是粽子,却已初见其雏形了。春秋时,以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裹成角状,称为“角黍”,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,之所以包成角状,是因为古代祭祀最高级别的供品是牛。“角黍”就是形似牛角来象征性做代表牛。
到了晋代,“角黍”才正式成为端午节的时令食品。周处的《风土记》就有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的记载。元明以后,又改用糯米以箬叶(或芦苇叶)裹之,称为“粽子”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记曰:“糉,俗作粽,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榈叶心形,故曰糉,曰角黍,近世多用糯米矣”。
小小粽子,传承的是文化。民间传说,一般的都认为端午吃粽子,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爱国者。有说是纪念战国时面临亡国,满怀悲愤而投江的楚国大夫屈原,江浙一带纪念的对象又变成了助吴伐楚,为谗言所害的吴国大臣伍子胥。也有说是为了纪念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的。而曹娥之父曹盱则是“为迎伍君,逆涛而上,为水所淹”的。
闻一多先生则考证:端午节粽子是源于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部族。仲夏端午时,正是苍龙七宿飞升到正南中天,是龙飞在天的日子。所以,龙的传人将其作为祭祀龙祖的节日而食粽。
虽然传说各异,不一而足,但都是对民族精神的崇拜,对爱国思想的赞扬,对高尚人格的敬仰。这里,粽子,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寄托。
小小粽子,倾注的是希望。粽子虽是端午节节日食品,但自古至今又都倾注了人们的美好祝愿与希望。《齐民要术》中认为:粽子以菰叶包黍米,黍米为阳,菰叶为阴“盖取阴阳尚相,包裹未分散之时象也”寓意阴阳结合,能驱邪纳福,祁求平安。
“粽”与“宗”音近,吃粽子也就有了光宗耀祖一说,所以,端午节不仅吃粽子,还给亲人,友人粽子。“粽”与“中”同音,以前学子科考,家人都要粽子作为启程食品,希翼功名得中,榜上高中。有的还以红枣为馅,谐音“早中”,把粽子裹成笔状,寓意“必中”。“粽子”者又谐音“中子”,“众子”,做父母的也会给子女们送粽子,以求“种子”得子。(朱毓麒)